大吨小标将灭绝,但尘埃并未落定! 二维码
这两天司机们最关注的行业事件就是新发布蓝牌轻卡技术标准,1月12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轻型货车、小微型载客汽车生产和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此很多卡友还有点迷糊:到底和旧标准的有哪些区别需要注意?接下来如果买车的话,选新标还是旧标哪个更合适呢? 新版技术标准重点内容解读 ● 蓝牌轻卡总重不得超过4.5吨,小自卸车辆总重不得超过3.5吨 解读:关于车辆的重量限制,其实从去年的“空车称重”文件发布就已经明确了,蓝牌轻卡总重不得超过4.5吨,小自卸车辆总重不得超过3.5吨 ● 发动机(柴油)排量不大于2.5L(冷藏车不大于3.0L) 解读:也就是说,未来合规的蓝牌轻卡,不论是载货车还是自卸车,其搭载的柴油发动机排量不能大于2.5升,冷藏车因为冷机制冷需要发动机供电,所以对于冷藏车轻卡的发动机排量限定在了3.0升以内。 ● 货厢内部宽度:不大于2100mm(自卸式货车不大于 1800mm) 解读:限定货厢内宽主要是为了限制车厢过宽的现象发生,此前蓝牌轻卡市场中比较流行的2200mm、2300mm内宽货厢的车型也将不再合规。 ● 轮胎负荷不大于总质量的1.4倍。轮胎名义断面宽度不超过7.00in(英制)或者不超过195mm(公制);后轮采用单胎的,后轮胎名义断面宽度不超过265mm(公制) 解读:轮胎负荷和轮胎名义断面宽度的规定其实还是关于行驶安全的角度出发,195规格的轮胎完全可以匹配标载运输,关于轮胎规格标准我们卡友不必过多担心。 ● 轻型货车(不含新能源汽车)载质量利用系数应满足系数表要求 解读:不少卡友其实对于载质量利用系数的定义不能理解,这个系数指的是车辆最大允许装载质量与车辆整备质量的比值,反映车辆质量利用的优劣。计算公式为:载质量利用系数=(额定载质量+驾驶室乘员质量)/整备质量。 可以看出以上更多是针对厂商生产环节,而就卡友而言,最关注的无非两个问题:现有旧标准车辆如何处理何去何从?过渡期这段时间是买新标还是买旧标? 旧标准车辆何去何从:仍是未知数! 首先是第一个问题:在新政中除了对蓝牌轻卡的技术参数做出了详细的要求,也明确了对于在用违规轻卡的处理:由主机厂进行整改、变更;涉及非法改装的,应当恢复原状。 但实际上,仅凭这这一句话就由主机厂来进行整改缺乏明确依据,还需要相关的政策法规或者程序来进行明确,否则将面临极大阻力。 此外在技术层面上,目前市面上的大吨小标车辆,可能涉及全车多种零部件,比如大排量大马力发动机、大吨位后桥、825规格的轮胎、大货箱、加厚多片簧等,在车辆技术上很难实现整改使其变为合规车型。 在职责划分、技术、成本等多方面此类的问题都需要考虑,下阶段旧标准车辆何去何从就仍然是个未知数!不过我们可以借鉴其他车种的新规过渡期经验,一方面采用返厂进行合规整改的方式;另一方面可能会规划在用不合规轻卡的使用过渡期,在过渡期内上路行驶需悬挂临时标识。过渡期满后,不符合技术新规的蓝牌轻卡将采用悬挂黄牌等方式进行处理。但无论是哪种方法,执行起来都没想象的那么简单! 过渡期怎么选车?建议还是新标合规产品! 《通知》强调,对于不符合本通知《技术规范》要求的在产产品,2022年3月1日起,生产企业应立即停止生产,相关机构应立即停止接收相关产品合格证信息。其中,对已列入《公告》的排量大于2.5升但符合本通知其他要求的轻型货车在产产品,给予生产销售过渡期6个月,过渡期满后,生产企业应立即停止生产,相关机构应立即停止接收相关产品合格证信息。 旧标准产品在今年9月前依然会销售,但既然在下阶段就旧标准会如何处理还是未知数,选新标还是旧标就很明显了:除非旧标准车辆有特别需要的功能和指标,不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成本,建议还是选择合法合规的新标准车型。相对去年买车纠结国五还是国六,轻卡新标正式出台后做出判断不要利索太多! 可以肯定的是,新标准的出台将有效遏制大吨小标等违法现象,但说蓝牌轻卡政策尘埃落定还为时尚早!关于蓝牌轻卡的相关动态,我们接下来还会持续进行关注!
文章分类:
行业新闻
|